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做客我院“杏林论坛”

来源: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 : 2021-03-18      点击量:

2021杏林论坛于3月16号下午四点在武汉大学医学部三楼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江陆斌研究员做客本次杏林论坛,带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在疟疾防控中的应用》专题报告。本次论坛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持)梁凯威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董惠芬教授、何立教授、侯炜教授、夏宇尘教授、周蕊教授、明珍平副教授、赵琴平副教授、蔡国斌副教授、蒋洪副教授、陈述亮老师出席,许多研究生也积极参与此次论坛。

江陆斌研究员以疟疾的全球分布和氯喹、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以及耐药为切入点,结合前沿,系统阐述了抗疟治疗、新药研发刻不容缓,接着对疟原虫致病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进行讲解,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如疟原虫免疫逃逸的分子调控网络、基于疟原虫的新型抗疟药研发等亟待研究解决,最后江教授对他以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一个简单分享。这场报告大家都饶有兴趣,听得津津有味。

报告结束,许多老师和同学与江陆斌进行了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江陆斌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江陆斌,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南昌大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随后赴美国NIH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起在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建立了疟原虫表观遗传学实验室并获中科院资助,2017年任副所长至今。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等。致力于疟原虫表观遗传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疟疾防控的新策略。回国后先后主持基金委NIH-NSFC重点项目、NIH R01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重要科研项目。发表SCI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2篇)、PNAS (4篇)、Nucleic Acids Research (1篇)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申请抗疟药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PCT共6项,其中-种小分子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2019年上海市科技系统先进个人。


(撰稿:徐甜  审稿:李樵)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http://wbm.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