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实验室位置:

医学部9号楼

Email:

meiding@whu.edu.cn

丁梅 教授

职称职务: 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泰康生命医学中心PI

学科专业: 生理学

研究方向:神经系统发育,细胞应激调控

实验室位置:医学部9号楼

Email: meiding@whu.edu.cn

学习经历:

1991.9-1995.7 厦门大学微生物专业 理学学士学位

1999.9-2004.4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 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与任职:

2004.4-2008.1 美国斯坦福大学 博士后

2008.2-2025.8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25.9-至今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教授

目前主要科学研究领域和兴趣:

本课题组以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为研究基础,重点聚焦于成熟神经元在复杂内外环境中的适应与维持机制。我们致力于系统解析神经系统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代谢波动及衰老等多重挑战时,如何通过自我调节维持其通讯功能,并协调与周围组织的动态相互作用。

研究中,我们整合多尺度活体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旨在揭示神经元稳态维持的核心调控机制,并深入阐明在应激条件下细胞间物质交换与信号传递改变的分子基础及其生理学意义。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神经元慢性应激应答机制;2)细胞外囊泡的释放、转运与吸收过程;3)线粒体形态构成与重塑在细胞功能动态变化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为理解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及退行性病变提供新视角和理论基础。

代表性论文

[1] Wu Z, Pang L, Ding M*. (2025). CFI-1 functions unilaterally to restrict gap junction formation in C. elegans. Development. 152(1): dev202955. doi: 10.1242/dev.202955. 

[2] Miao Y#, Du Y#, Wang B, Liang J, Liang Y, Dang S, Liu J, Li D, He K*, Ding M*. (2024). Spatiotemporal recruitment of the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USP8 directs endosome maturation. elife. 13:RP96353. doi: 10.7554/elife.96353. 

[3] Guan L#, Yang Y#, Jing Liang L#,Miao Y, Shang A, Wang B,Wang Y, Ding M*. (2022). ERGIC2 and ERGIC3 regulate the ER-to-Golgi transport of gap junction proteins in metazoans. Traffic. 23(3):140-157. doi: 10.1111/tra.12830.  

[4] Cong D#,  Ren J#, Zhou Y, Wang S, Liang J, Ding M* , Feng W*. (2021) Motor domain-mediated autoinhibition dictates axonal transport by the kinesin UNC-104/KIF1A. PLoS Genetics doi: 10.1371/journal.pgen.1009940.  

[5] Guan L#, Zhan Z#, Yang Y, Miao Y, Huang X, and Ding M*. (2020) Alleviating chronic ER stress by p38-Ire1-Xbp1 pathway and insulin-associated autophagy in C. elegans neurons. PLoS Genetics 16(9):e1008704.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