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撕开盛夏的序幕,热浪裹挟着青春与童真的碰撞。我院2025年“大手拉小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志愿者们以热忱为舟,化作孩子们身边的“暖心引路人”,为困境儿童带去温暖与希望。
至善无声,大爱无痕,基础医学院品牌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大手拉小手”项目于2025年7月7日循着约定的轨迹如期启程。来自基础医学院不同专业的16名成员组成的“大手拉小手”实践队,携手武汉市长江新区同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走进托管班,为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入户走访,实地考察困境儿童生活状况。与孩子们编织了一段为期5天的美好回忆。

(实践队成员到达武汉长江新区同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7月7日,实践队员在刘晶老师带领下,奔赴红联村与长堤村,与困境儿童促膝长谈,用问卷勾勒他们的成长轨迹,用心感受小孩子的心路历程。随后深入青龙社区腹地,补充走访重点家庭,认真记录每一份需求,仔细整理“困难儿童心理调查表”,让每份心声都被妥善安放;而在社区托管班里,实践队员为小朋友们分发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俯身辅导小朋友的身影成了最美风景线。

(实践队员深入困境儿童家中实地考察)
7月8日,实践队员与武汉文理学院的“文韵传承”志愿服务队携手,在青龙社区成功举办了“纸鸢飞舞·非遗润童心”志愿服务活动。纸鸢悠久的历史及其美好寓意深入小朋友心中,小朋友创作的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纸鸢作品映射出小朋友瑰丽而奇特的想象。7月9日,实践队员,在同舟社工的带领下,来到了武汉市黄陂区三里桥街道,开启了对困境儿童的入户走访之旅,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真实的生活境遇,用实际行动送去一份关爱。7月10日,实践队员协助小朋友完成一幅幅属于自己活字印刷作品,并且还学习了简单的电磁知识,在小朋友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7月11日,上午实践队员与社区工作者就困境儿童问题进行了升入探讨;下午携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志愿者给小朋友共上了一堂趣味体育课;最后在小朋友的一声声不舍中结束了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一起创作十二生肖)
为期5天的志愿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和离别的不舍中圆满结束了,武汉长江新区同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志愿者们开展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活动充满了赞赏与感激。社区工作者柴霞老师真心说道:“感恩你们对小朋友的帮助,带我给你的同学们说声谢谢!”
一幕幕合作共创的身影,一片片俯身辅导风景,一场场肆意放声的大笑,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了我们与小朋友不可割舍的联系。不舍最是别离,故事最后的最后,小朋友们带来了对我们的思念。

(歪歪扭扭的字下是对我真挚的思念)
看着这些真挚的话语,实践队员们既感动又不舍。这段共同走过的时光,每位实践队员也都感触颇深:
实践队员汪丽君:
当我们真正走进困境儿童的生活环境,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内心时,我们会发现虽然目前他们囿于现实的困境,但依旧对未来充满期待,在他们稚嫩的脸庞上还是会有笑脸的出现。同时我们也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可以看见国家政策的帮扶。我曾以为自己是"施助"的一方,后来发现,是这些小手紧紧拉住了我,让我重新学会对生活保持好奇与感恩。短暂的实践无法改变根本,但若能成为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未来可期"的信念,便是意义所在。
实践队员汪慧钰:
我在“大手拉小手”实践活动中收获满满。推开那些略显简陋的房门,看到困境儿童纯真的脸庞,这让我深受触动,希望他们不要因贫失学,希望他们能在社会的帮助下用知识改变命运;整理低保户资料,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贫困人口之多,真切触摸到“民生”二字的分量,也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在“爱心托管班”面对小朋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更近距离接触困难儿童群体,也让我的心变得更柔软、更有力量。
托管班里的欢声笑语似在昨天,入户调查下困境儿童生活状况历历在目。虽然5天的时光短暂,但这段“大手拉小手”的温暖记忆,早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也在志愿者们的青春里刻下责任的印记。从关注困境儿童的成长轨迹到倾听乡村老人的健康需求,从非遗文化的浸润到科学知识的启蒙,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次携手共创,都是爱与责任的延伸。离别时孩子们歪歪扭扭的“我想你了”,是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而这份牵挂,将成为“大手拉小手”继续前行的动力——未来,我们会带着更多元的关怀、更扎实的行动,让童真被温柔守护,让温暖在时光里延续。
撰稿:杨丹锋
图片:“大手拉小手”赴武汉市长江新区同舟中心关爱困境儿童实践队
审核:金晓庆 卡德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