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珞珈山的青春热忱遇上天山脚下的求知目光,会碰撞出怎样的星火?
2025年7月11日,学院“疆来卫你”暑期实践队赴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第七中学开展的夏令营圆满落幕。实践队员们带着知识的火种与赤子之心,为边疆学子们打开了一扇眺望新世界的窗;而温宿县七中的同学们,则以最纯真的热情,为远道而来的老师们编织了一整个夏天的难忘记忆。
“你知道阿克苏曾是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的繁华驿站吗?”
“你知道生命最初的奥秘藏在人体的哪些角落吗?”
“你知道AI如何像人类一样持续成长吗?”......
每个课堂都从一个叩问开始。这个夏天,温宿七中的教室里,流淌着别样的求知之声。实践队精心打磨的十余门特色课程,将急救技能培训、人体奥秘探索、非遗美育课程、边防思政教育等多元内容熔于一炉,打造出一场集医学科普、思政铸魂、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成长盛宴。
《公益救护培训》课上,模拟人旁此起彼伏的 "按压、通气" 声里,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心肺复苏与意外伤害应对的硬核技能,更懂得了生命救护的刻不容缓;《非遗美育》课上,端午香包的艾草清香与漆扇的莹润光泽交织,让千年技艺在少年指尖重焕生机;而那些词汇拼贴成的诗作,更成为文化交融的灵动注脚;《边防思政》课上,当陈祥榕烈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的誓言响起,戍边精神如种子般落进孩子们心田,让爱国情怀在共鸣中愈发深厚。此外,《人体构造之秘》揭开生命运转的密码,《我们的性》打破成长的困惑壁垒——这些科普课程如同一座座桥梁,引导同学们在科学的星河中自由徜徉,探索的眼睛里,星光越发明亮。

(实践队为同学们上课)

(实践队指导同学们操作)

(同学们的课程作品)
一位参与非遗漆扇制作的学生举着自己的作品,雀跃地向实践队员展示:“老师您看,这片绿色是草原的辽阔,这片蓝色是大海的深邃,这片粉色是珞珈山的樱花雨,这篇黄色是阿克苏戈壁的朝阳。” 小小扇面之上,山河错落相连 —— 正如我们脚下的土地,本就是紧紧相依的整体;扇面撑起的不仅是斑斓色彩,更是心手相牵的温度与并肩同行的默契。
《国防教育》课上,边防战士的故事如暖流淌过心间,许多学生红了眼眶。“我要像陈祥榕哥哥一样守护家园!” 稚嫩的声音里藏着滚烫的决心,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注入脑海,化作这个夏天最动人的回响。
实践队员们同样被这份纯真深深打动:“孩子们眼里对知识的热切光芒,完成作品后的喜悦与笑颜,是比任何荣誉都珍贵的收获。” 临别之际,一封封书信成了最绵长的牵挂—— 信纸上,有队员们 “继续保持好奇” 的叮嘱,有学子们 “老师明年一定要来” 的期盼,字里行间,紧系着跨越千里的情谊。

(实践队写给同学们的信以及同学们的回信)
结营从不是终点,而是故事续写的序章!七载春秋,“疆来卫你” 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江城武汉的珞珈山下,到天山南麓的温宿校园,我们以教育为桥,让医学的奥秘、文化的星火、家国的情怀跨越山海;我们以青春为墨,在边疆少年的心中写下 “探索” 与 “热爱”,在自己的青春答卷上留下 “担当” 与 “赤诚”。
这份“卫你”的承诺,永远鲜活滚烫。明年,我们定会带着更饱满的热忱,再赴这场山海之约!

(实践队与同学们的合影)
文字:江春韵
图片:魏嘉懿
审核:朱从丽 陈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