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医心筑梦,童行未来”志愿服务实践队联合武汉大学医学生学术交流协会(WHUMSA),于武昌区水果湖街道东湖路社区开展七彩假期暑期托管班第三次课程《穿越流感世界:知识、挑战与守护之旅》。二十几名孩子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通过通俗易懂的理论讲解与充满趣味的互动实践,逐渐认识流感,学会预防流感,学会守护身体健康。

图一:志愿者理论讲解
志愿者们利用儿童绘本“神奇校车”中的场景,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从梳理常见感冒的不同类型,到列举常见病毒的具体名称,再到解释使用咽拭子的注意事项,志愿者们用轻松愉快的方式给孩子们介绍了有所耳闻但不甚理解的“中间知识”,让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孩童的趣味故事。志愿者们把血凝素比作“钥匙”,神经氨酸酶比作“士兵”,利用生动简单的比喻让病毒的结构更加易懂。孩子们兴味盎然地学习了如何有效地防护自己。

图二:志愿者和孩子们互动
“病毒虽然危害大但并非不可战胜。”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在特异性免疫的部分,为了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抗体的概念,志愿者们准备了橡皮泥,在动手中利用宏观模型学习微观结构。孩子们都积极地制作出形形色色的自己心目中的“病毒”小作品。志愿者们还点明了病毒的变异性导致疫苗不能够一劳永逸地预防流感,告诫孩子们要时刻注意个人防护和卫生。

图三:孩子们小作品展示
在情景纠错的问答互动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寻找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的错误行为,对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产生认同感。最后的知识竞赛中,孩子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回答志愿者们的问题,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图四: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
本次活动依托志愿者们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亲切的互动设计,从孩子们熟悉的场景出发,通过游戏、比喻、抢答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流感预防成为常识和本能,人人会预防、人人能预防。孩子们和家长也对本次课程以及志愿者的付出一致表示了喜爱和肯定。课程致力于推进对流感传播的认知与预防,也旨在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据了解,托管班还将陆续推出 “寄生虫攻防战”“消化系统保卫战” 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用专业力量为孩子们打造安全又有意义的暑期成长平台。
(撰稿:王熙宁 吴琪 黄静瑜)
(摄影:田子萱 王梓妍)
(审稿:卡德尔江 吴宗键 金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