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赓续江城红色血脉,建设美丽健康中国”实践队一行10人,在武汉市开展了一场融革命文化寻访、抗疫精神体悟与医学专业实践于一体的“大思政课”实践。队员们循着历史足迹,结合专业所长,在行走、观察、思考和实践中,深化了对红色基因与医者担当的理解。
一、踏访红色场馆,叩问革命初心
实践队深度探访了武汉革命地标。在武汉革命博物馆,队员们穿梭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五大会址之间。在一件件革命文物前驻足凝望,聆听党史专家讲述峥嵘岁月的探索与牺牲;移步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党在危急关头“拨正航向”的关键抉择。在辛亥革命博物院,历史画卷与多媒体技术交织,再现了推翻帝制的壮阔历程。队员们与馆内专家就“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变革”进行交流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更加明晰:传承革命精神,勇担时代责任,是当代青年的应有之义。

(前往红色革命场馆进行调研学习)
实地感悟催生深度思考。行程结束后,实践队立即召开专题研讨会。队员们将所见所闻所感与前期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聚焦“历史关键节点与当下启示”“武汉红色脉络的内在演进”“革命精神传承与青年医者责任”三大主题进行深入交流。队长刘安昊在发言中指出:“从武昌起义的火种,到八七会议的明灯,武汉的红色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大思政’教材。”大家结合医学专业,探讨如何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奉献精神融入医学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立志以精湛医术护佑人民健康,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基因。“在历史转折点上,先辈们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果敢担当,正是我们面对学业挑战和未来职业抉择时需要汲取的力量源泉。”实践队队员吴鸿铠如是说。
研讨完毕后,大家集中观看《中国医生》片段,重温《在民族历史的丰碑上》一文,为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做思想与理论准备。

(集中研讨与理论学习)
二、立足临床实践,体悟抗疫担当
作为未来的医者,临床实践是感悟责任的另一重要课堂。为深刻感受抗疫记忆,实践队成员们在完成“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之余,联合赴武汉市抗击疫情社会实践小组探访了人民医院抗击疫情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实物,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医护工作者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深深烙印在队员心中。队员们还积极参与“青春导航”导医志愿服务活动,担任导医志愿者,切身体会医疗服务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连接,坚定投身医疗事业、服务人民健康的决心。

(开展临床实践与调研)

(实践队员参与导医志愿服务)
三、导师引航聚力,成果辐射青春
以深化认知、实事求是为要,队员们专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烛光导师”,聆听前辈们对医学精神、职业价值的真知灼见。结合访谈精华与实践所得,队员们系统梳理文字、影音资料,反复打磨,最终形成了详实的《“赓续红色江城血脉,建设美丽健康中国”大思政实践队实践报告》。报告以党史、新中国史为经,探讨了优秀革命文化与伟大抗疫精神在精神内核上的深刻共鸣——无畏、奉献、为民。
为使实践成果辐射更广,队员们精心制作了以“红色文化与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微课程。课程浓缩了红色场馆寻访的见闻、革命精神研讨的精华、临床实践与抗疫体悟的思考,运用图文、案例等形式,生动展现武汉的红色底蕴与新时代的医者担当。实践队走进东湖路社区,联合“医心筑梦,童行未来”实践队开展微课宣讲,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讲解的过程,不仅是对实践的复盘,更是队员们自觉传递这份精神力量的责任担当。”队员张锦翾分享道。

(主题微课程一览)
结语
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在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在临床一线体悟医者天职,在交流思辨中明晰前行方向。大家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将“红色江城”的血脉与“健康中国”的使命熔铸于心,勇担使命、笃行不怠,为建设美丽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吴宗键 刘安昊 郑钧颢 张锦翾 贾志焕
摄影:吴鸿铠 崔昊毅 刘雅菲
审稿:金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