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一群来自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踏上了“银龄守护”的基层之旅。在内蒙古化德县、宁夏宝丰镇、辽宁海城市的卫生院里,我们用听诊器倾听脉搏,用体温计感受温度,更在50份沉甸甸的健康档案里,读懂了“医心传情”的真正含义。
第一站:内蒙古化德县六支箭卫生院
“大爷,您的血压131/85mmHg,比昨天稍高些,是不是昨晚没睡好?”在内蒙古化德县的诊室里,我们跟随着卫生院医生学习记录数据。这里的老人脸上刻着高原的风霜,也藏着高血压的“隐形警报”——40.1%的患病率远超全国均值。内蒙古居民区高血压高发,是地理气候与饮食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地主要以高原为主,由于中高海拔及昼夜温差大易使居民的血管收缩,再加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更增加了居民血液的黏稠度。饮食上,当地居民的传统风干肉里面盐分含量过高,进一步加重血管负担,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为当地老人测量血压
在与当地医生座谈时,一个现象引起我们警惕:登记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仅0.5%,显著偏低。深入交流发现,当地冬季燃煤取暖导致室内PM10浓度常超300μg/m³,存在显著呼吸道疾病风险,但肺功能检测率却不足10%(远低于全国25%的目标),存在明显漏诊可能。
随后,我们与社区卫生院、医院工作人员对接了当地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并联合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调查,统计出当地人口总数、老年人口数及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口数,获取了较为权威的数据,为后续精准干预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与医生座谈,整理健康档案
第二站:宁夏宝丰镇卫生院
在观摩宝丰镇卫生院与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展的居民体检普查服务后,实践队成员积极参与其中,协助卫生院为前来体检的老年人提供血压测量服务。

协助血压的测量
第三站:辽宁海城市中医院
在海城中医院的体检区,我们一边协助医生测血压,一边对照档案询问患者职业史。这座工业城市老人的健康状况,深深铭刻着时代的印记:长期暴露于超标的PM2.5环境诱发慢性炎症,增加心血管负担;部分退休工人因过往职业接触需定期监测血镉浓度;返乡农民工群体中腹型肥胖问题则更为普遍。

协助医生测血压
在与当地医护人员的座谈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老年人各类慢性病的患病几率及多病共存的具体情况,还听他们详细讲解了针对这种多病共存现象采取的治疗方式,以及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同时也了解到,在应对老年人慢性病时需要兼顾家族遗传因素,做好体重与饮食的调控,定期开展体检并及时调整身体各项指标。
从课堂到基层:我们的“方案雏形”里藏着初心
带着150份健康档案,我们摊开笔记本,把数据与思考揉进方案里,这些方案或许稚嫩,但每一笔都来自我们亲眼所见的需求,这个夏天,我们用一份热忱,丈量了基层医疗的温度。原来“银龄守护”不在远方,就在给老人测血压时叮嘱的那一句“您平时注意饮食”;“医心传情”不用豪言,就在把课本知识变成老人能听懂的健康提醒里。
此三地之行,是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将“大思政课”开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我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服务社会,用青春守护“夕阳”。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情怀培育。在服务人民健康、助力乡村医疗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我们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伟大事业的信念。这场实践教会我们:好的医学,既要懂病理,更要懂人心;大思政的课堂,不在教室,而在脚下的土地和老人的笑容里。
撰 稿:马 文
摄 影:曹 茜 王 悦 然 袁 一 宁
审 稿:金晓庆 卡德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