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由我院主办的杏林论坛在医学部行政楼三楼国际报告厅圆满举行。本期杏林论坛重点聚焦“5G通讯安全与流行病学评估”,特邀国际知名公共卫生专家John Franks教授、麦吉尔大学电磁学毒理学与健康效应Paul Héroux教授、新罕布什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Kent Chamberlin教授与60余名师生开展对话,共同探讨跨学科协作下健康风险防控的可行路径。本次论坛由学院常务副院长梁凯威教授主持。

随着5G技术的全球普及,其潜在健康影响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Frank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政策制定者在评估5G通讯安全性时,面临流行病学数据不足、研究方法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决策过程“如履薄冰”。他结合社会流行病学视角,分析了电磁辐射暴露与慢性病关联性、人群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生物-心理-社会多维评估框架,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他强调,跨学科合作是解决新兴技术健康风险的关键,需整合工程学、医学与社会科学资源,推动循证政策落地。

Héroux教授则聚焦全球射频辐射(RF)安全标准的差异性议题。他表示,最新一场专题研讨披露了中国、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电磁场(EMF)暴露限值上的显著差异,引发学界对公共卫生政策科学性与国际协调性的深度探讨。

Chamberlin教授指出,ICBE-EMF历时五年的跨学科研究发现,长期低强度无线辐射暴露可能通过氧化应激、血脑屏障渗透性改变等机制,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研究团队整合了全球20个国家的人群暴露数据,发现居住于高电磁辐射区域(如基站密集区)的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较对照区域高18%-25%。

梁凯威在总结中再次对Frank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此次论坛为5G技术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将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对公共健康的长期影响,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
(撰稿:韩婧 苏亚茹 摄影:苏亚茹 审核:乐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