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基础医学领域前沿成果交流,4月27日下午,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第十期“基础医学+”学术沙龙在医学部9号楼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志昊教授、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李二伟教授分享“母爱行为增强青少年应激韧性”与“交感神经来源催产素调控哺乳期脂肪代谢与乳脂生成的分子机制”的主题报告,吸引了近百名师生及科研工作者参与。本次学术沙龙由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梅龙教授主持。
王志昊团队长期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的病变机制,并围绕衰老相关转录因子C/EBPβ开展一系列研究,揭示了C/EBPβ在AD发病中的作用,并阐明了δ-分泌酶在AD病程中被异常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其团队关注了早年经历影响生命后期心理健康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构建跨代际研究模型,首次揭示哺乳期母爱行为通过“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交互调控青春期应激反应的机制:母体抚育行为通过激活前额叶皮层(mPFC)小胶质细胞分泌IGF-1,抑制神经元内C/EBPβ转录因子活性,进而阻断线粒体分裂蛋白DNM1L过表达,维持线粒体稳态并降低抑郁易感性。

李二伟分享了交感神经来源催产素调控哺乳期乳脂代谢的新机制。李教授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交感神经亚群释放的内源性催产素在哺乳期发挥代谢调控作用:通过激活脂肪细胞脂质水解,释放的游离脂肪酸经mTOR信号通路重编程乳腺上皮细胞功能,维持哺乳期乳腺上皮细胞高速的乳汁合成。该机制直接促进哺乳期子代的生长速率与存活率,阐明"脂肪脂质水解-乳脂生成"轴的核心调控路径。

在讨论环节,与会者围绕“早期干预对神经可塑性的时间窗口”“催产素受体激动剂的临床转化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氛围热烈。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跨学科交流学术平台,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基础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撰稿:韩婧 摄影:张薇 审核:曾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