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基本情况

病理生理学课程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桥梁课程,是卫生部公布的17门主干学科之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在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于1954年聘请苏联专家伊•费奥德洛夫教授开办全国病理生理学师资培训班,培训了中国第一代病理生理学专家。我教研室创始人凌宏教授有幸入选,并于1956年在国内率先成立原湖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并担任教研室主任,随后历任主任包括欧阳静萍教授、何小华教授、汪长华教授、魏蕾教授。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教研室在教学、科研、学术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本教研室于1982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获得“国家中医药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2004年获武汉大学和湖北省精品课程,2014年获湖北省精品共享课程,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经过多年来的培养和历练,本教研室已形成一个35~55岁的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中青年教师群,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特聘研究员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他们已经成为本学科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教学方面,目前承担临床医学(五年制、5+3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口腔医学(五年制、5+3年制、八年制)、基础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病理生理学》理论课程、《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实验课程;承担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病理生理学》课程;主持、参与武汉大学-芝加哥大学教学改革整合课程:《损伤与反应》、《神经科学》、《临床、病理生理与治疗》;主持中国大学MOOC《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课程。在历年来的评教评学活动中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的一致好评。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获湖北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参与的《临床、病理生理与治疗》课程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参与“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获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参与“基础医学本科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获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外,主持省部级、校级等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5项,主编或参编专著和教材50余部,荣获教学奖励和荣誉37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本教学团队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指导本科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1项,指导本科生竞赛获奖11项,指导本科生参与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2篇。2019年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科研方面,逐步形成了心血管、代谢、神经、肿瘤等研究方向,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其中面上项目20项、青年项目5项。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1项,参与科技部973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教师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武汉市晨光计划等共30项。同时,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合作研究。科研成果分别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培养全日制博士生5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

国际合作方面,1997年开始与法国洛林大学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20余年来,两个团队一直保持密切良好的合作关系。迄今为止,双方联合培养硕博士生9名,博士后3人;我系师生赴法交流和学习30余人次,接待法方学者来访80余人次;联合发表论文30余篇;共同举办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9次。法方团队教授获批中国政府“友谊奖”1项,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1项,教育部外籍专家长期讲学计划资助3项。此外,我系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也有很多实质性合作。


师资队伍

魏蕾何小华汪长华姬燕晓、刘永明、李银萍尹君、张德玲、韩松

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主   任:魏蕾

副主任:李银萍

电子邮箱:

魏蕾:leiwei@whu.edu.cn

李银萍:liyinping@whu.edu.cn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2024